柏林小记:深沉的背影


如果喜欢就请关注(支持)一下我的微信公共号吧🤟:陶羽的欧洲摄影笔记


再访柏林,给人感觉依然是沉静而强大。柏林的气质,深沉、内敛。正如德国人给我们的感觉,在柏林有着最写实的缩影。柏林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成为德国的首都。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都由这个国家发起,但不可否认,四十年代末期西门子也曾在南京保护了约二十五万中国平民。虽然经历了两次战败,它经济的恢复却是突飞猛进。这次正值欧洲难民潮,德国又接受了最多的难民,不禁让人寻味是什么样的民族精神让这个国家历经喧嚣而屹立不倒。在此仅以这篇摄影游记带大家走过柏林的大小街道,一起感受一下这座耐人品味的城市。

图1-2:德国议会大厅(照片分别是内部穹顶和主楼外观)。很多人预约参观会约不到好时间,其实只要晚一点过去排队就可以进入了,我就排队进去了两次,最近一次是二〇一五年冬天。上到穹顶之后人还是挺多的,第一张正好是日落时分。

国会大楼外观上采用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多种建筑风格,历时二十年建成,后又历时十年完成了二战后的重建。德国联邦议院于一九九八年入驻国会大厦后,这座建筑成为了柏林城的新标志。除了巍峨的外观,国会大厦的内部也是环保与现代科技的典范。这里大致说下我还记得的几项设计:首先,位于中央的三百六十度锥形镜可以将日光散射到建筑底层的内室提供清洁照明。其次,内室产生的热量会经过一个热量恢复系统对穹顶进行供热。锥形镜外围还设有三百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大厦提供清洁能源。另外,冬季回收的冷水会被储藏于建筑地下三百米用于夏季的室内降温,夏季回收的热量和热水又会在冬季用来取暖。

图3:亚历山大广场。柏林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广场内有高三百六十八米的柏林电视塔、世界钟等景点。同时,这里也是柏林交通的枢纽,错身而过的黄色有轨电车成为了广场上靓丽的风景线。

图4:查理检查站。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和Zimmerstrasse街交界处,冷战期间是非德国人在“两个柏林”之间通行的关口。

图5:波得博物馆。位于柏林著名的博物馆岛,岛上汇集了主题各异的博物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为岛上最外侧的波得博物馆,斯普雷河由其两侧流过,建筑为巴洛克风格,远观气势恢宏,近观精雕细琢。馆内收藏以拜占庭时期的雕塑、绘画和古希腊、罗马、及小亚细亚地区的原始硬币。经实际考察其在绘画上还是以近代作品为主。

图6:遇害犹太人纪念碑。碑林占地一万九千平方米,共两千七百一十一座无字碑板。二〇〇五年对外开放,时至今日,来参观、纪念的游客、市民仍络绎不绝。碑林设计独具匠心,给人以萧瑟肃然的感觉,亦契合德国建筑雕塑整体规整专注的氛围。

(重新修稿后,这里暂时删掉了柏林墙的照片,柏林墙目前有遗迹部分,还有涂鸦墙部分,如果日后有好的拍摄角度再分享上来。)

图7:柏林音乐厅(皇家剧院)。柏林音乐厅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辛克尔设计用时十年建成,后又五年进行重建。外部恢弘大气、内部细节华丽。这里上演过韦伯的《自由射手》、瓦格尼的《漂泊的荷兰人》,现在每年有近千场音乐艺术活动在这里举办。

图8:水上分子人雕塑。位于柏林东边商业办公区,有点像伦敦的canary wharf。分子人雕塑位于斯普雷河面上,高三十米,重四十五吨,铝制,象征和平、创造。

图9:柏林的周末街道都很空,不像伦敦巴黎有众多游客。

图10:柏林大教堂。教堂的建筑为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内部可容纳五百余人,地上建筑四层,最高达一百一十四米。在顶楼可以俯瞰周围全景(鉴于lofter图片数量限制,照片见日后续文)。

评论(2)

热度(235)